壮医义诊惠百姓,护理技术传万家
2021-12-14 18:07护理学教研室
传承精华,守正创新。
为进一步深化“感恩党,跟党走--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”,以传承红色基因,发挥壮医护理在健康促进中的独特作用,提升疫情期间公众防护意识和防护水平,国壮护理人员开展系列义诊活动,让八桂民众体验壮瑶医护理技术,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。

壮医药是壮族及其先民千百年来生产生活实践和防病治病、养生保健的宝贵经验总结。我院护理团队重视民族医技术的标准化研究和推广工作,通过民间拾遗、临床应用及学术研究等方式陆续挖掘整理了多项壮医护理技术,2021年出版了《壮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》书籍。


“这个锅子里煮着什么呢?”“你们那纱布里包着那圆圆的是什么好东西呢?”啥?滚蛋?这名字真有意思!在我小时候,奶奶也用鸡蛋包裹银戒指给我推蛋治病呢!想不到这种乡间的土方法现在有更专业名字,壮医滚蛋治疗。”被阵阵壮药香吸引过来的群众,好奇地围上来说着。




“护士,我感冒了,头有点痛,你们把我推一下这个蛋吧?”点蛋、辨证施滚,小小的鸡蛋在护士手中旋转滚动着,“哇,真的不错哦,才十几分钟,我的头就没这么痛了,真舒服!”阿姨说。




在走进北海、合浦义诊时,“壮医药物竹罐疗法”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喜爱。据了解,当地百姓喜食海鲜,痛风发病率偏高,因此在壮医药物竹罐义诊桌前聚集很多前来体验的民众。

“竹筒饭,我到是吃过,用竹筒来医病我就没见过了”“我经常到医院来做治疗,从来没见过这种治疗,我这个脚痛,可以来试一下吗?”壮乡山里小小的竹子,华丽地变身为通调气机的治疗器具,了不起,点赞!


“啊!这不是田里的蚂蟥吗?”“太不可思议了,这种东西也可以拿来治疗?”
在都安县中医院的义诊活动中,神奇的“壮医水蛭治疗”在这里展现它独特之处。
不少患者大胆的让水蛭“叮两口”,体验了壮医水蛭治疗。“我感觉有一股气冲到了头顶,一阵暖气流到脚底,太神奇了!”一名失眠的患者在发旋穴、安眠三穴进行壮医水蛭治疗后惊讶的感叹道。
护理传承,踵事增华

在壮族众多特色文化元素中,壮医药文化如同一颗明星般熠熠发光。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疗养方法,从前乡间里的土方法在经过不断的整理研究,在壮医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,不断地细化、优化、标准化。
赠书现场
纸墨传情,技法推广
在党建引领下,国壮护理人员学党史、办实事,深入基层,持续开展民族医护理技术推广,传承民族瑰宝,树立文化自信,将规范、标准的护理技术,带进壮乡,服务百姓,传遍万家。
服务百姓健康行动,我们先行!

审核:国壮护理部
文字 :邓辉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