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报,医院党建再添荣誉!

2024-12-09 17:01宣传科




喜报

近日,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公布广西高校“双带头人”教师党支部书记“强国行”专项行动团队名单,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内科第二党支部上榜。这是该支部继入围自治区级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后的又一突破。



· 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介绍 ·


内科第二党支部书记:李凤珍

广西名中医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、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副主任委员,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代表性传承人。

从事壮医工作三十四年,投身壮医发掘整理与临床工作,2006年创建壮医风湿病科,2012年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。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7篇,其中,核心期刊10篇;主编20万字以上中医药专业书籍4部,参加编写全国中医药教材1部。主持厅级以上中医药科研课题10多项。获省部级科技奖3项。培养出15名民族医学硕士研究生,3名学术经验继承人。编制《骆芡(骨关节炎)壮医诊疗方案》《隆芡(痛风)壮医诊疗方案》被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诊疗方案。《滚克(类风湿关节炎)壮医诊疗方案》被列入广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壮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。规范壮医药物竹罐疗法、壮医刺血疗法等7项壮医外治技法的操作规程,并推广应用于临床。疫情期间,带领团队起草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壮医防治方案》,成为自治区壮瑶医防治方案,申报应急制剂。

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工作者、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、“中国好医生”“广西工匠”、自治区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,多次获评卫健系统优秀共产党员、特别贡献奖、科技立项奖。


· 内科第二党支部介绍 ·
内科第二党支部,支委3名,正式党员15名。所辖风湿病科,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。支部在医院党委坚强领导下,以提高壮医临床疗效为核心,以继承发扬壮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,以人才建设为本,坚持以党建为引领,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。获批国家级“青年文明号”,广西壮医风湿科区域诊疗中心、广西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。被评为广西中医药大学“五星级党支部”、广西公立医院“三星级党支部”、第二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及医院先进基层党组织等。

一、党建引领,建强组织,谱写人才发展新篇章

党支部立足人才培养,在创新发展中砥砺意志品质,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壮医药事业发展需要,持续深化“师带徒”“非遗传承”的培养。在党支部的带动下,党员团结协作,充分发挥“党员先锋队”的示范作用,带领支部党员、科内团员青年、青号号手攻坚克难,开展比武练兵,提升团队技能。近五年,支部党员发表论文20余篇,获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10余项,科研成果获奖3项,支部书记李凤珍被评为“广西工匠”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。

二、品牌领航,心系群众,推广应用壮医有成效

党建带团建,执行“亮标识、亮承诺、亮监督”制度,秉承“真诚、微笑、专业、规范”服务理念,优化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。院内开展佳节送温暖、病友工休座谈会、义诊,院外参与“乡村振兴”帮扶活动、广西“名中医八桂行”及名中医传承工作站活动,推广应用壮医适宜技术,服务基层,广获群众赞誉。此外,支部书记李凤珍给东盟学员讲课,到越南传统医药大学、越南海防医科大学推广壮医药物竹罐疗法,为国际交流贡献壮医力量。

三、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

以品牌化建设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,人才是第一资源,创新是第一动力“三个第一”导向,把打造支部品牌和落实“三会一课”制度和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制度化、常态化有机结合起来,和科室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和干部能力建设、政治思想建设、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。支部将继续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促进壮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。


审核:张海波
编审:曹 哲
投稿:党委办公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