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聚焦 ▏如何避开动物侵扰?医生教你应对之道

2025-03-28 08:08宣传科

当下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,万物复苏,每年这个时候,在野外时常会偶遇各种小动物。市民该如何安全避开动物侵扰?记者就此采访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韦德鹏。


247604a2a9cefa4d7aabcb233dc4fdf2.jpeg

春暖花开,野外花香四溢。


遭遇毒蛇咬伤不要慌


近日,桂林一家医院急诊医学科接诊了一名被毒蛇咬伤的患者,医生初步判断为五步蛇咬伤。经过治疗,患者已好转出院。

蛇毒通过毒牙注入或喷射进入人体,对神经、血液、循环系统及肌肉组织等产生损害,进而引起相应的中毒症状。蛇毒根据主要成分和生物效应,分为血液毒素、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。

“毒蛇咬伤一般伤口只有两个比较深、间距为1~2厘米的牙印,伤处一般会红肿、疼痛或出血不止,时间久了还会出现局部水泡、发黑坏死等。如果是神经毒,会出现受伤部位麻木、四肢乏力、头晕,严重的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引起的窒息。如果是血液毒,可能会出现伤口出血不止,当凝血功能严重异常可诱发脑出血、消化道出血或其他内脏器官出血。如果是细胞毒,伤口主要是以局部肿胀为主,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伤口周围皮肤有水泡形成,组织坏死。”韦德鹏介绍,若被蛇咬伤后为细小的两排牙痕且局部症状比较轻微,精神状态也没有变得很差,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被无毒蛇咬伤。

在一些武侠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:主角被毒蛇咬后其他人会用口为其吸出毒液。这种做法在现实生活中医生并不建议,因为人的口腔会有细菌,容易感染伤口。此外,毒素也可能由此进入人的口腔,通过脆弱的黏膜吸收导致中毒。如果随身有拔罐的器械,可以通过拔罐方式吸出一些毒液。也可以划开伤口把毒液挤出来,但不提倡在伤口划十字,这样有可能会切到动脉,导致大量出血,且伤口不易愈合。如果是被神经毒素类毒蛇咬伤,可用弹性皮筋在伤口靠近心端的位置绑扎,但是每隔1小时要松开10~15分钟,避免远端肢体因缺血坏死。

“遇事不用慌,先拿手机拍个照。”这可不是开玩笑,韦德鹏提醒,被蛇咬后要镇静,不要慌不要跑,先把毒蛇和伤口拍下来,可以在去到医院前把图片发给急救人员。“因为不同的毒蛇需要不同的抗蛇毒血清,让医生了解是被什么毒蛇所伤,方便提前备好血清。”


0bc045203ad7b4bb3eee8be1b9dd3b96.jpeg

到野外可以备上蛇药片。


被小蜜蜂蜇伤要重视


上周,有一个少年在马路边被蜂群袭击幸得3名外卖小哥和1名路过的司机相救才脱险的视频在网络传播,引发关注。

蜜蜂分蜂主要在春秋两季,在蜜粉源丰富、气候适宜、蜂群强盛的条件下,原群蜂王与一半以上的工蜂及部分雄蜂飞离原巢,另择新居的群体活动称为“自然分蜂”。韦德鹏提醒,遇到蜜蜂分蜂时要远离避让,蜜蜂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类,除非它们感到受到威胁。不要挥动双手或用衣服试图驱赶它们,这种动作可能会激怒蜜蜂,导致它们的攻击。

不幸被蜜蜂蜇伤后,可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。蜜蜂毒液呈酸性,可以用弱碱性溶液(如肥皂水)清洗伤口。马蜂或大黄蜂毒液呈碱性,可以用弱酸性溶液(如醋)清洗伤口,用镊子轻轻将毒刺取出,不要挤压,避免毒素深入皮肤。也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、止痛药和抗炎药膏来缓解疼痛、瘙痒和肿胀。

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(如呼吸困难、面部肿胀等),应立即就医。


不要主动惊扰小动物


“三月三”和清明假期马上就要来了,大部分人会到草深林密的野外祭扫,此时若遇到毒蜘蛛、红火蚁、蜈蚣等动物该如何应对?

韦德鹏提醒,如果遇到红火蚁,一定要尽快逃离,不可捣坏蚁巢。如果被黑寡妇之类的蜘蛛咬伤,首先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,若出现痒痛、红肿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。

蜈蚣是五毒之一,它的头部有一堆毒牙,与毒腺相连,可分泌激肽、组胺、溶血蛋白等有毒物质。蜈蚣咬伤或蜇伤人后,毒汁会造成伤者皮肤损伤和全身中毒症状(如头痛、发热、恶心、抽搐、昏迷等)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,应及时到医院处理伤口。

韦德鹏提醒,到野外扫墓时可以备上抗过敏的氯雷他定和季德胜蛇药片等。“重在预防!到野外要注意观察环境,身上可喷洒一些驱虫药,把裤脚扎好,避免皮肤暴露于外。”


来源 |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叶祯 文/图  通讯员 王煜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