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纠正你的错误治病观念!关键时候能保命!
2019-07-18 09:20广西国际壮医医院
三年前,杨大叔被查出颈椎压迫神经,建议进行手术,否则很可能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,贻误病情,导致瘫痪。杨大叔有钱、有闲,做个小手术并不难,但他坚决不做,只肯保守治疗。
三年来,他的病情日渐加重。起初还能顺当走路,后来渐渐需要拄拐、借助步行器。直到今年5月,瘫痪“如约而至”,他才到医院做手术,但早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。
杨大叔的固执,究竟为何?
错误的治病观念影响深远
“大家都说,手术能不做就不做嘛。”杨大叔说,他既怕做手术,又怕真的瘫痪。自从被查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灶压迫神经后,他积极尝试过很多保守治疗方法,还尝试过民间偏方,但病情没有任何好转。
既是如此,为何还不肯尝试手术?“以前总觉得开刀不好的,听说有的人做完手术,整个身体都垮了,还不如不做手术。”杨大叔笑着说,这次做完手术,明显感觉到身体正在一天天变好,才知道原本的想法是错的。
实际上,讳疾忌医、抵触手术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错误治病观念,“手术会使身体垮掉”的谣言更是流传甚广。
“三十年前的医学水平相对落后,确实有过手术致瘫、致死的先例。”国壮骨关节与脊柱科的副主任医师张勇表示,医学发展进步神速,如今的治疗理念、手术方法、设施设备及相关内科系统的支持等均达到高精尖水平,患者们大可不必再因老旧的治病观念延误病情,影响治疗。
瘫痪在床 抓住一线生机
最终救了杨大叔的,还是他原本最害怕的手术治疗。
“四车道塌了三车道,再不抓住最后一线生机,就真的完了。”入院时,杨大叔的四肢肌肉已经明显萎缩,双腿不能走路,手不能持筷吃饭。
专家解释,人体的颈椎后面依次为韧带、脊髓、神经根,杨大叔颈椎后的韧带发生骨化,即韧带病变部分渐渐变厚,从而压迫到后方的脊髓与神经根,导致脊髓供血不足、四肢瘫痪,是典型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(OPLL)。常规手术分两次进行,先做颈椎后路手术,为前路手术创造安全的手术操作空间,再通过前路手术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,彻底解除脊髓压迫。倘若直接从前路手术,主刀医生不仅需要有高超的医技,还要承担很高的额外手术风险及压力。
▲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,杨大叔颈5/6重度后纵韧带骨化,向后明显压迫脊髓,脊髓组织明显变形。
▲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,杨大叔颈5/6重度后纵韧带骨化,向后明显压迫脊髓,脊髓组织明显变形。
考虑到杨大叔已经年过六旬,同时患有地中海贫血、低蛋白血症、糖尿病及肺部炎症、肝吸虫等基础性疾病,手术耐受性差,常规手术方案不仅创伤大,术后并发症多,而且费用高,患者负担重。因此,国壮骨关节与脊柱科团队为其制定了精细的手术方案,决定从前路手术直接彻底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。手术由骨关节与脊柱科主任张文捷主刀,在麻醉科、肾病肺病科及ICU等科室的密切配合下,整个手术一气呵成。
“以前肚子上仿佛紧紧地勒了根绳子,导致双腿都没有了知觉,现在那根‘绳子’终于被解开了。”术后,杨大叔的症状得到缓解,但由于病情贻误,手脚肌肉萎缩,仍需在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。目前,他借助步行器已经可以走3米左右,正在逐步恢复。
专家提醒:颈椎病不容小觑
张勇表示,杨大叔患上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(OPLL)是一种老年疾病,与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非常相似。病变早期,患者颈部可由无痛而逐渐出现轻度酸痛及不适。随着病情发展,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,一般先从下肢开始,逐渐出现上肢症状,少数病例亦可先出现上肢症状或四肢同时发病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脊髓神经损坏不可逆。也就是说,如果病情拖延过久,因神经损坏导致的症状将很难改变。因此,如果大家患有颈椎等脊柱疾病,一定要及时就医,遵循医嘱,及早治疗、及早康复。
附:国壮骨关节与脊柱科团队
张文捷,博士,主任医师。
张勇,博士,副主任医师。
史明,副主任医师。
包一涵,副主任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