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xcuse me?脖子痛竟然跟脚趾头有关?
2021-06-25 09:01策划拓展部

5月5日下午,南宁隆安的15岁少年小华(化名)在母亲的陪伴下,来到广西国际壮医骨关节与脊柱科门诊就诊。
“脖颈疼痛,经常一整晚睡不着觉,已经严重影响平时的学习生活。”小华对接诊医生说。
看到这,您可能会摇头叹气:又一个被电子产品毒害的少年!
然而,病情的进展令医生始料不及,抽丝剥茧查出的病因更是让人瞠目结舌。
01
病情不断加重
15岁少年面临高位截瘫危险
小华住院后,出现了让科室的医护人员万分担心的情况——持续高热不退、双手不自主颤抖,夜不能寐,整晚痛苦哀嚎。科室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给患者进行了物理降温、药物退热等对症处理,并予以血液培养。
伴随血液培养结果提示“金黄色葡萄球菌”,敏感抗菌素被立即注入患者体内,随后体温终于恢复正常。但是,患者颈痛症状却没有丝毫改善,同时还出现了四肢麻木加重、解小便逐渐困难的新发症状。
“这分明是颈髓受压的表现,要立即完善颈椎核磁共振(MRI)。” 科室副主任医师张勇在查房后判断。
颈椎MRI检查结果提示“颈5椎体破坏合并相应层面颈部脊髓受压”,这表示患者已经出现脊髓损伤情况。

MRI结果提示患者脊髓受压
颈椎恶性肿瘤?颈椎结核?颈椎化脓性感染?随着颈椎MRI检查的出炉,又一串问号萦绕大家心头,毕竟MRI只能明确病灶的信号改变,但不能最终确诊病灶的性质。
眼看着患者脊髓损伤症状逐步加重,随时可能出现高位截瘫的严重后果,科室主任张文捷当机立断:“完善术前准备,立即手术治疗!”。
02
紧急施术 为患者颈部脊髓减压
术前,手术团队在张文捷的带领下,结合患者具体病情,经详细的科内讨论,最终确定手术方式为“颈前路病灶清除+颈5椎体次全切+椎管减压+取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”。
5月11日上午,由张文捷主刀带领手术团队为患者施术。
术中见颈5椎体破坏严重,存在较多淡黄色脓性液体病灶,压迫后方脊髓。“清除病灶,为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是重中之重。”取自体骨组织,置入颈4-6椎间隙,钛板固定,缝合关闭手术切口……张文捷带领手术团队经过2小时沉稳、细致的操作,手术非常成功,患者安返病房。

术后患者颈痛、手抖、四肢麻木及小便难解的症状明显缓解,术后复查颈椎MRI同样提示颈部脊髓压迫完全解除。
03
抽丝剥茧觅真像
竟是小小甲沟炎惹的祸
术后病理检查确定了病灶性质为颈椎化脓性感染。这也让科室的医生们感到疑惑不解,这造成感染的细菌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?

术中病灶组织培养和药敏结果
“引发本次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,我们要找到它的‘老巢’在哪。”张文捷表示,脊柱化脓性感染发病率本就较低,其中颈椎化脓性感染更是只占脊柱感染的3%左右,也极少发生在年轻人身上。如果不查出细菌感染根源所在、同时对因治疗,复发感染势必会让患者再次遭受类似痛苦。
通过抽丝剥茧地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细致入微地体格检查,医生们把目光锁定在患者的双侧大脚趾。通过采集患者大脚趾甲沟组织送检细菌培养,最终也印证了医生的判断。


真相大白:慢性化脓性甲沟炎引起颈椎化脓性感染!
此时,患者颈椎化脓性感染完整的路径链条也逐步清晰起来:暗藏于甲沟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颈椎椎体静脉丛,进而在第5颈椎椎体及其周围定植,最终导致椎体的破坏及其后方脊髓压迫。

感染路径图
找到病灶源头后,在患者康复阶段,通过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、足趾换药引流,结合壮医药熨疗法、穴位敷贴疗法等民族医外治治疗的方案及科室护理团队的精心呵护,患者已于5月29日康复出院。

患者与医护人员合影竖起大拇指


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骨关节与脊柱科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三位一体现代医学与民族医疗结合的特色专科。专科开放床位41张,设有中壮医正骨、脊柱、创伤手外、关节、骨与软组织肿瘤等亚专业组;专科人才梯队完善,技术力量雄厚。主要承担脊柱、关节、四肢疾患的外科治疗;结合中壮医特色正骨手法整复四肢、关节、脊柱损伤及运用理筋手法及中壮医外治熏洗、烫熨治疗脊柱、四肢、关节疾病。专科设备先进,拥有移动DR、西门子C型臂机、脊柱微创通道系统、脊柱动力系统、椎间孔镜、手术显微镜、多功能骨科手术床,满足微创与传统手术要求。
科室电话:0771-3376908。
审核:小壮壮
小编:旺仔
鸣谢:国壮骨关节与脊柱科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