术后第一天患者就被要求坐立垂脚、嚼口香糖……
2021-06-11 16:35宣传策划部

5月27日,这是56岁的林女士横结肠肿瘤切除术后的第二天,她已经能扶着床沿独自来回活动。
“没想到做了这么大的手术,这么快就能下床,你们的快速康复是真的有效果!”林女士觉得,一般做完外科手术的病人至少也要三五天才能下床,像自己这样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的,前所未闻。
术后第二天拔除尿管并开始过度半流质饮食,第六天治愈出院。
<<<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>>>
如此迅速的康复效果,离不开手术医生精湛的技艺,同时也得益于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上的推广运用。
Part 1
双镜联合施术
精准定位 优势互补
林女士是百色市人,因反复腹胀、腹痛伴解稀烂便10余年,在当地医院进行病理活检提示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”,内镜下横结肠处可见大小约2.4*1.7*2.0cm肿物,考虑良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,但不排除恶性肿瘤可能。
5月23日,林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脾胃肝病科就诊。完善血、尿常规和CT等相关检查后提示,横结肠富血供肿物,考虑肿瘤性病变,不排除恶性可能,需结合术中快速病理结果。
由于患者肠内肿物侵犯肌层较深,在消化内镜下进行肿物切除手术,肠穿孔的风险较大,脾胃肝病科主动寻求胃结直肠外科相助。

患者转入胃结直肠外科准备手术
“根据患者的情况,做双镜联合手术,一个定位一个切除,更加保险。” 胃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梁亮表示,消化内镜定位,腹腔镜行横结肠肿瘤楔形切除术,术中行冰冻病理检查以明确病理性质,若为恶性肿瘤,则需行根治性手术。
Part 2
术中确认恶性肿瘤
转行右半结肠切除术
在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后,5月26日上午10点,由梁亮主刀为患者行腹腔镜下横结肠肿瘤楔形切除术。

梁亮主刀实施“双镜联合”手术
“在双镜的配合下,摘除肿瘤并进行吻合其实只花了半个小时左右,但是后面要怎么做,还是要等病理结果出来。”梁亮说。
让所有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出现了!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提示:(横结肠肿瘤)结肠中分化管状腺癌,肿瘤大小3cmx2cmx0.5cm,浸润至深肌层,呈低度出芽,伴较多炎症细胞浸润,未见脉管及神经侵犯。手术医生将病理结果告知患者家属并征得同意之后,术中转为右半结肠切除术。

手术现场
“右半结肠粘连比较紧密,一定要谨慎操作注意清扫。”经过两个小时的精细操作,梁亮与助手清扫出26个淋巴结,值得庆幸的是,病理结果显示这些淋巴结都是阴性的,说明患者的病变部位属于癌症早期。
Part 3
加速康复理念
患者恢复快 痛苦少
“其实在手术之前我们就有考虑建议给患者上快速康复。”根据梁亮介绍,加速康复外科 (ERAS) 是近年来的外科界里热点之一,是微创外科领域的一个延伸,是 21 世纪医学一项新的理念和治疗康复模式。
简单来说,ERAS是一种围手术期处理程序的创新概念,指通过全面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及治疗方法,与麻醉科、营养科、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协作,采取一系列针对患者而言最优的措施,最终实现外科手术的少疼痛和低风险,治愈患者,并实现快速康复。
“它并不是一项新的手术操作技术,而是依据循证医学进行的手术流程的再造和优化。”梁亮表示,从给患者进行麻醉开始,就一直遵循ERAS的原则,将病人术后疼痛指数控制到最低。

术后第一天,患者起身双脚垂在床边
“我妈妈返回病房后第一天就被要求从床上起身,还发了口香糖给她嚼。”在执行快速康复理念的过程中,医生的一些非常规操作也经常让患者家人一头雾水。
面对患者家属的疑问,梁亮表示,这些操作都是“有的放矢”。让患者尽早起身,可以主动扩展膈肌的运动,加速其自主呼吸恢复,减少肺部感染的可能;患者起身后,将双脚垂在床边,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,预防心梗脑梗等情况出现;而嚼口香糖,可以加快患者消化道活动,促进肠道活动,减少输液量,尽早自主进食。
“每天几点吃饭,几点下床活动,走多远医生都有要求,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。” 林女士表示对自身的快速康复结果很满意。

患者接受雷火灸治疗
除此之外,医生还为患者安排了雷火灸治疗,健脾和胃、调理脏腑功能,促进胃肠功能恢复;使用远红外线照射腹部切口,促进血液循环,利于切口愈合等。
梁亮介绍,快速康复理念,不仅在患者的身体上得到体现,也加速了患者术后心理上的恢复。ERAS在近年来在普通患者身上普及应用,其疼痛少、恢复快、费用低的特点,也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福利。

据悉,患者已于6月2日康复出院。
审核:小壮壮
小编:旺仔




